據估計,香港大約 8%的人有濕疹、皮膚過敏、哮喘及過敏性鼻炎等過敏病症。造成過敏的原因主要為外在因素(例如環境、外來刺激等),以及先天因素(例如天生對某種食物敏感、免疫系統功能等)。

濕疹與食物過敏的關係十分密切。營養教主Andy San さん指出,過去已有多個研究證實,濕疹(異位性皮膚炎)與食物過敏息息相關。究竟哪些是常見的致敏食物「元兇」?除了食物方面,日常還有甚麼容易被忽略的致敏源?

 

「小心高組織胺食物」
身體平常只有少量組織胺,可是當身體免疫力活躍,例如有病菌入侵、出現過敏反應、受環境影響(如:壓力)、甚至進食會高組織胺食物時,體內的組織胺水平便會大大提升。進而引致皮膚痕癢、出紅疹、紅腫等過敏反應。

 

 

「組織胺令你又痕又紅」
對抗濕疹最治標又治本的方法,就是減少皮膚出現痕癢,而食物方面含有組織胺的食物導致痕癢,因此需要減少進食。當身體出現發炎情況時,組織胺會在體內誘發出來,加劇皮膚痕癢程度,進食高組織胺食物,或令皮膚更痕癢。

「高組織胺食物有哪些?」
1. 蔬菜:蕃茄、菠菜、南瓜、茄子等

 

2. 柑橘類:橙、奇異果、檸檬、士多啤梨等

 

 

3.發酵食物:泡菜、芝士、金華火腿、皮蛋等

 

 

4.深色魚類:沙甸魚、鯖魚等

 

 

「被忽視的致敏源— MIT」
MIT(methylisothiazolinone)是一款被廣泛用於個人護理產品的防腐劑,同時亦被歐盟消費者安全科學委員會(SCCA)定性為接觸致敏劑。

香港消費者委員會曾經測試過60款洗髮水, 發現當中有12款洗髮水含有致敏防腐劑— MIT及/或CMIT;1款則含游離甲醛。以上成份均可能引起皮膚敏感。因此敏感皮膚人士在日常購買護理產品時,記得要多留意成分表!

 

「經皮毒令皮膚痕癢、出紅疹」
皮膚科專科醫生陳厚毅指出,由於洗髮水接觸皮膚的時間不算長,因此較低機率引致嚴重過敏。但是CMIT和MIT會引致皮膚痕癢、紅疹,嚴重時更會引致敏感性接觸性皮膚炎,或令濕疹加劇。

這些對敏感皮膚有害的化學物質經由皮膚接觸進入人體內,亦是所謂的經皮毒。經皮毒會引起細胞病變,甚至導致癌症。由於肝臟具有排毒功能,因此平日吃進肚子裡的有害毒素90%以上都可被分解。然而透過皮膚接觸進入人體的毒素則會慢慢儲積,並從皮下組織的血液及淋巴液進入體內循環,形成「經皮毒」。長期累積會造成皮膚過敏、紅腫發癢、出現青春痘及粉刺、還會令男性精蟲數銳減。

「透過蘋果果膠排出毒素」
柏沛樂蘋果果膠透過天然的螯合作用,令有害的化學物質及毒素自然排出體外。加上蘋果膠在人體內轉化成丁酸鹽,能發揮消炎效果,從而減少皮膚過敏,守護你的皮膚及健康。

「蘋果果膠外敷:有效清除皮膚炎症」
蘋果果膠除了「內服」外,還可以「外敷」。除了為為潰瘍性傷口或紅腫發炎患處消炎消腫外,還能減低患處疼痛痕癢。用水把蘋果果膠粉沖成凝膠狀,覆蓋患處/傷口後能夠形成保護層,阻隔外來刺激,並且加速傷口癒合。蘋果果膠以天然螯合作用,為患處/傷口進行排毒,加速傷口癒合,有效紓緩皮膚敏感情況。